Search

2016年,莫爺爺的義女賴秀華在一次因緣際會下,結識陳虎門理事長及張安樂總裁,提到義父尋親遇到的困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16年,莫爺爺的義女賴秀華在一次因緣際會下,結識陳虎門理事長及張安樂總裁,提到義父尋親遇到的困難,2位除了驚訝兩岸交流30年,怎麼會找不到親人?同時也熱心允諾盡全力協助。

……統促黨兩岸事務部長張瑋與台中神農黨部陳軍元主委就覺得奇怪,以台灣的戶政管理,不應該發生這種狀況,肯定有忽略的細節。…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苦苦尋父60載 江蘇老夫婦花蓮覓得遺骨
2017/5/5 上午 04:59:38 張孝義

兩岸先前的高度對峙,使得許多來台軍人與大陸親屬失去聯繫,開放探親交流後,上演無數感人的尋親記;江蘇宜興81歲的莫佛根老爺爺尋覓30年,終於日前在花蓮玉里覓得老父遺骨,迎回老家宜興安厝,完成母親遺願,盡人子孝道。

國防部兵工署中校軍官陳國庠在1967年病逝於玉里榮民醫院,由於陳中校在台沒有家眷與親人,加上兩岸正處於高度對峙時期,院方無法聯繫他在大陸的家人,於是選擇將其骨灰安放於納骨塔內祭祀。

尋父超過一甲子的莫佛根老先生說,他從母姓,當時陳家在宜興,莫家在無錫,都是大家族,因為莫家沒有男丁,父母結婚時就約定,家中長男姓莫,所以他有2個名字,在陳家的名字是陳少舟,在莫家以及對外正式名字是莫佛根。

有生之年的心願

莫佛根說,父親是1948年11月來到台灣,本來還有書信聯繫,到了1949年4月就完全失聯。1987年兩岸氣氛緩和,陸續開放交流與探親,莫老先生也曾向國防部等單位接洽尋找父親,但是都沒有消息。

與莫佛根爺爺伉儷情深的莫奶奶,是莫爺爺清華大學電機系的同班同學,她對公公婆婆的人生非常同情。莫奶奶說,他們參與過大陸西南貴州貓跳河水力工程,經常看到莫爺爺拿著一張與父母合照的泛黃相片發愣,她就告訴老伴,有生之年只要有機會,一定幫他找到父親,即使沒辦法完成,也一定會告訴子子孫孫完成這個心願。

「爸爸,我與媳婦、兒子夫妻跟孫子來帶您回家,請您老跟我們一起回家吧!」4月10日,花蓮玉里榮民醫院納骨塔裡,莫佛根率兒媳、孫子對著父親亡靈捻香祝禱與聲聲呼喚,除此,他還祈求父親的在天之靈為幫忙他們的忠義同志會陳虎門理事長、中華統一促進黨的張安樂總裁消災彌難、添福添壽。

莫佛根說,他之前與陳理事長、張總裁完全不認識,這兩位不沾親、不帶故的朋友卻全力相助,讓他完成尋父的心願,感謝不是言語能夠形容。

莫奶奶說,陳老爺子來到台灣後,家人除了他服務的部隊、姓名及來到台灣的時間,其他一無所知,所以早先國防部遍查不到相關訊息。2016年,莫爺爺的義女賴秀華在一次因緣際會下,結識陳虎門理事長及張安樂總裁,提到義父尋親遇到的困難,2位除了驚訝兩岸交流30年,怎麼會找不到親人?同時也熱心允諾盡全力協助。

兩人於是動員力量向國防部及戶政單位查詢,初期仍沒有具體結果,統促黨兩岸事務部長張瑋與台中神農黨部陳軍元主委就覺得奇怪,以台灣的戶政管理,不應該發生這種狀況,肯定有忽略的細節。

來台灣就像回家

陳老爺子的太太莫靜芬,冠上夫姓為「陳莫靜芬」之名,再三的向戶政單位比對查詢,才查到陳國庠先生已於1967年因病於花蓮玉里榮民醫院辭世,骨灰罈安置在院方納骨塔內。

莫奶奶說,她的婆婆莫靜芬在公公陳國庠到台灣後,獨力撫養當時12歲的兒子莫佛根長大成人,擔任教師的婆婆還有家族長輩雖然很想念先生,但陷於大時代不可左右的局勢,也莫可奈何,幸好她的先生莫佛根17歲考上清華大學後很獨立,沒有為婆婆帶來負擔,婆婆也一直守著夫妻情感,沒有再嫁。

「我們找到爸爸後才知道,他在台灣也是獨身,沒有另外尋找伴侶。」莫奶奶對這分堅貞的情感更加感動。

莫奶奶的父親曾經是國民黨時代中央大學的理科老師,這也是莫奶奶研讀電機的主要原因。莫奶奶的叔父貢榖紳,曾經擔任台中中興大學校長,年前就來過台灣探望叔父。

為了尋迎父親遺骨再次來台的莫佛根夫婦,對台灣的感受非常親切。曾經與老伴走遍大陸的莫佛根說,來到台灣就像是回家,完全沒有不適應的感覺,無論是語言、文字,與大陸都沒有隔閡。

尤其是台灣的人情味,讓人有同文同種的感動。莫佛根說,不論任何時間走在台北街頭,都非常放心,即使迷了路,也可以得到很親切的幫助,這些感覺讓他們全家都感受到台灣同胞的友善,也讓已經退休定居上海的他與太太,願意陪著沒來過的朋友再來造訪台灣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中華統一促進黨張安樂總裁粉絲專頁
View all posts